近期,苹果与谷歌正在商讨一项重大合作协议,旨在重新定义人工智能行业规则。该协议计划将谷歌的Gemini人工智能(AI)引擎集成到iPhone中。这一举措旨在为未来AI时代的笔记本电脑(laptop)建立终端模型,其中包括自然语言代替键盘、两大操作系统的激烈竞争、硬件设计模板趋向iPad、软件设备再智能化,以及主要配套设备为耳机和各种无线宽带接口。
然而,国内手机品牌,如华为和小米,可能会因为AI而落后一代,成为新时代的“诺基亚手机”。
为什么中国手机在AI领域落后?
技术自吹与商业化应用之间的差距:
在上半场,大型企业竞相拼参数和算力。然而,下半场的竞争将更加关注商业化应用。AI的最终体现应该是产品上,而产品竞争力需要拉开代际差距。
韩国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手机Galaxy S24系列,其中“Galaxy AI”具备语音即时传译和文字翻译功能,支持13种语言,突破了人类的语言障碍。相比之下,国内仍处于技术自吹阶段,大部分解决方案仅限于在输入端整合多种模态信息,而在输出端生成多模态内容方面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。尽管开始应用主要集中在容错率高、任务简单的休闲场景,但在更具价值的严肃场景、工作场景和专业场景方面仍然处于真空状态。
国外技术垄断暴露出国内AI差距:
OpenAI拥有优秀的人才、海量资金支持和多年持续投入,但仍然花费超过八年的时间才打造出突破性产品GPT-4。
国内大型模型参与者大多在“卷”所谓的“原创大模型”,但又担心风险太高,因此出现了大量套壳、拼装的大模型。即使国外开放大型模型,仍然会面临算力封锁的问题,例如美国禁止英伟达将先进芯片售往中国。
特殊信息环境对国内AI的影响:
AI的技术水平通常指的是大型模型的能力,这需要长期的自我学习。只有在海量信息的“喂养”下,大型模型才会变得越来越“聪明”,从而走向成熟。
尽管我国互联网企业拥有大量网络数据,但各自的数据类型不够全面。专业数据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,可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高质量数据集匮乏。
中国市场缺乏有效的数据保护手段,导致高质量数据的成本较高,同时其他国家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取这些数据。
大型模型的训练学习被限制在国内指定范围的信息
暂无相关记录